3月17日,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在2023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23届年会上演讲时说道:
“要根本解决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必须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
(资料图)
杨元庆表示中国今天已经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产业配套最完善的制造业。
另外中国在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5G、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已经具有比较优势。
如果能够将先进的智能科技跟规模庞大的中国制造相结合,将能够相互作用,深度融合,形成新的效率红利、创新红利、质量红利、低碳红利,赋予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那如何才能进一步实现融合呢?杨元庆提出了4点建议,其中第1点就是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增强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
为此,杨元庆还提到“这就要求我们把技术创新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大真金白银的研发投入,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围绕关键技术领域推进自主创新。”
看到了杨元庆这番言论,很多人都充满疑惑,这真的是我们所认识的联想CEO杨元庆吗?
在大家的认识当中,很多人都觉得联想貌似没有什么科技含量,他们对技术的投入也相对比较少,而且是一家充满争议的企业。
在十几年前,联想是非常受到大家尊敬的企业,当时联想还被称为民族企业。
尤其是他们把IBM收购之后,更是让中国的电脑走向世界,让中国制造在全球扬眉吐气。
但是最近几年时间联想却陷入了舆论风波当中,尤其是被一些大V逮住不放之后,联想更是成为一家不怎么受欢迎的企业,甚至有些网友逮住联想就开撕,这让联想确实很苦恼。
而联想之所以被网友“嫌弃”,主要是很多人都把联想跟某些企业进行对比,某些企业在国内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拥有很多核心的技术。
而一直以来联想都更注重于贸易,核心技术的投入相对比较少,以至于很多人都觉得联想是一个“组装”公司,没什么技术含量,很多核心技术都依赖进口。
而且从联想每年的科研投入来看,虽然他们的营收比较高,利润也不少,但每年所投入的研发资金确实相对比较少,至少相对一些头部企业来说,联想的科研投入是比较少的。
与这种科研投入相比,联想的一些高管薪酬水平却比较高,这更引起了广大网友的义愤填膺,甚至有网友认为联想有钱不拿出来搞研发,却拿去给高管发高额的工资,这实在让人看不下去了。
因此突然看到杨元庆说要加大科技投入,很多网友都觉得太不习惯。
但是站在联想自身的角度来看,不论是从社会责任还是从联想自身的发展角度来看,加大科技投入才是未来最好的出路。
以前我国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产业,很多企业都是从贸易开始做起,当时利用价格优势,产业链优势,我国的很多产品出口到国外都有很大的优势,所以过去几十年我国货物出口增速非常快。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企业即便没有什么核心科技,但只要你能够把物美价廉的产品生产出来,就能够卖出去,就有利润可以赚。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企业对于科研投入都并不怎么重视,大多数企业都是走贸工技的路线,而不是技工贸的路线,联想也是如此。
但是现在我国的制造业正在面临转型,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其他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涨,很多制造业都会慢慢转移到南亚东南亚一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去。
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很多产品的价格优势,成本优势将不再存在,这时候想要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加大创新,只有通过技术创新获得相对优势,才能继续维持我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优势。
对联想这些企业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过去几十年,联想通过冒贸工技的路线确实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并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制造商之一。
但是现在电子产业也开始慢慢转移到东南亚和南亚这些成本更低的地方,在这种背景之下,东南亚以及南亚很有可能产生出更多的“联想”,这时候如果联想的产品没有价格优势就会失去他们的市场份额。
这就迫使他们必须加大科研投入,在技术上实现领先,这样才能让他们继续保持竞争力。
但是想要在技术上取得领先优势,不仅需要喊口号,更多的是要投入大量的真金白银进行研发。
虽然目前联想每年的科研投入也不少,但相比同行企业来说,我认为他们的科研强度相对还是偏低的。
比如根据联想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21/202财年,联想的研发费用为21亿美元,大约是143.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3%,这个增速很快,但占营收的比重只有2.93%。
这个研发强度相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已经算是比较大了,但跟国际一些头部企业相比,这个研发力度仍然是不足的。
比如下图是2022年全球企业研发投入100强企业。
从这个企业名单来看,很多企业的研发强度(研发投入/销售额)都达到10%以上,比如 Meta达到20.9%,谷歌达到12.3%,微软达到12.4%,英特尔达到19.2%、高通达到21.4%。
而跟联想一样同属电子行业的三星电子研发强度达到8.1%、苹果达到6%、思科达到13.1%、 IBM达到10.4%、西门子达到8.2%、爱立信达到17.8%。
跟这些企业相比,目前联想的研发强度确实是偏低的,所以联想想要继续巩固在行业的地位,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至少需要把研发强度提到6%以上,才符合行业的水平,到时联想或许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
标签: